清算类型问题探析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3-23

    清算类型问题探析




    清算是指企业法人在面临终止的情形下,由清算义务主体组织清算组,依法清理企业的债权债务,使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也是处置资产和追偿债权偿还债务的行为和过程,企业最终依据清算报告办理注销手续。
    关于清算的种类,众说不一,有部分学者认为,清算可分为三组概念,即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自愿清算和强制清算。所谓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按是否进入司法程序来划分,前者指企业法人解散后,由企业法人的出资者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自行组织清算;后者指企业法人进入破产程序后由法院介入的清算。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按清算的方法来划分,前者指企业或出资人按自己的主观意志、方式方法,往往针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的清算;后者指企业的清算程序完全按法律事先规定的程序进行。自愿清算指企业自愿解散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强制清算指因企业违法被强制解散,有关主管机关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笔者以为,以上的清算分类不能反映出我国现行制度下的清算概貌。目前,除了破产清算有较为系统的部门法外,其他形式的清算散见于《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归纳起来,我国制度框架下的清算从原因上讲,可分为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企业面临终止,需要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最终向企业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退出市场。两者的主要不同有:
    一、清算的条件不同
    破产清算以企业法人的财产不能清偿全部债务为条件,资不抵债缺乏现金流通使企业丧失清偿能力,只有通过破产清算借助司法强制力才能使债权人公平受偿。引起非破产清算的原因是企业解散,常见的有企业经营期满、股东大会决定解散等事由,理论上资产大于负债,清偿债务后还有剩余资产分配给出资人,实际上,相当多的清算组在清算过程中,发现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遂向法院申请破产,这时非破产清算便转化破产清算。
    二、清算的法律依据不同
    企业破产清算依据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司法解释。非破产清算主要适用于《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是否进入破产程序,由法院主持和监督
    破产清算是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经审查裁定宣告破产后进行的清算,法院指定管理人履行清算职责,债权异议的审查、财产的变价和财产的分配方案,都由法院最终确定,当清算完毕后,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可以说,整个破产清算工作在法院的主持和监督下进行。
    非破产清算则是由企业的清算义务主体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如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按照《公司法》确定的程序进行清算。虽然《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但法院一般在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债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中指定清算组成员,由他们负责清算事务,法院并不对清算事务插手,与破产清算程序完全不同。
    四、针对财产的执行程序是否中止
    破产清算以全体债权人公平受偿为目的,因此,法律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禁止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防止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为了加大对债务人财产保护的力度,保护措施朔及到破产申请受理前六个月内,当债务人达到破产界限时,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经管理人申请法院有权撤销。针对财产的执行程序往往依据个别债权人申请而启动的,强制处置债务人财产使申请人的债权得到实现,很可能使其他债权落空,结果与全体债权人公平受偿的立法宗旨相违背。于是,立法者设计了“自动中止”的制度安排,破产程序开始后,针对债务人财产的强制执行行为即告中止,执行申请人与其他债权人一起等待财产统一分配。在非破产清算中,虽然《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但该规定不能对抗法院或行政机关采取的执行措施。
    五、债务人是否免责
    破产清算的最大优势是将破产财产公平地分配给债权人,破产程序终结后,债务人对未能清偿的债务不再清偿,即所谓的破产免责主义。非破产清算必须满足于每个债权人得到清偿,减免债务除非得到债权人的同意。
    非破产清算又进一步分为:普通清算、特别清算和强制清算。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是《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中提出的一对概念。该办法第三条规定,企业能够自行组织清算委员会进行清算的,依照本办法关于普通清算的规定办理。
    企业不能自行组织清算委员会进行清算或者依照普通清算的规定进行清算出现严重障碍的,企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等权力机构(以下简称企业权力机构)、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可以向企业审批机关申请进行特别清算。企业审批机关批准进行特别清算的,依照本办法关于特别清算的规定办理。
    企业被依法责令关闭而解散,进行清算的,依照本办法关于特别清算的规定办理。
    同时,该办法第八条规定企业进行清算,应当由企业权力机构组织成立清算委员会。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进行特别清算,由企业审批机关或其委托的部门组织中外投资者、有关机关的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委员会。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的涵义。普通清算指企业被解散后,清算义务主体(企业或其出资人)自行成立清算组织对企业进行清算的行为。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其中第一百八十一条第(四)项指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的情形。可见,解散的原因不能成为清算类型的判断标准,无论企业正常解散,还是被责令撤销或关闭,只要是企业或其出资人自行组织清算组清算,都属于普通清算。至于特别清算,一些学人认为行政机关介入的清算为特别清算,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其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者清算组织负责清理。此外,原《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企业法人由行政部门作出处罚并清算,并非出于企业自愿,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规定的情形相似,因此也属于特别清算。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请勿复制传播本站所有文章,重庆承业律师事务所将保留追究版权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