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诉讼时效多久 有哪些规定?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16

如果某一天上班,你被毫无征兆地裁掉,且被告知没有任何赔偿,你会怎么办?当下,不少年轻人都碰到了这种局面。很多人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申请劳动仲裁,让这个曾经的法律专业词汇,变成了年末常用词。但是,申请劳动仲裁一定要注意申请时效。那么,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劳动仲裁诉讼时效多久?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劳动仲裁诉讼时效规定?

 


一、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二、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1584347559356647.png


三、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时效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立法过程中,由于有许多意见认为劳动法中规定的六十日的时效期间过短,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在最后参照了民法通则关于特殊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将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规定为一年。

 


四、劳动仲裁委不能再以超过仲裁时效不予受理案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7年1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规定的受案条件中去掉了原先规定的“在申请仲裁的法定时效期间内”。

在法律上,超过时效期间属于被申请人享有的抗辩权,如果被申请人没有提出超过时效期间的抗辩,则仲裁委不应以此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而按照之前将不超过时效期间作为仲裁委受案条件的规定,其实是剥夺了申请人的胜诉权。

如果在将来,颁布实施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延续以上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将意味着在以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得再以超过仲裁时效期间为由不予受理案件了,超过仲裁时效案件的申请人则多了一些胜诉的可能性。

 

1584347558291325.jpg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通过上文重庆律师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仲裁诉讼时效规定?劳动仲裁诉讼时效多久?”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劳动用工法律知识都有了初步了解了。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版权声明,请勿复制传播本站所有文章,重庆承业律师事务所将保留追究版权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