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将推动成渝两地诉讼服务异地通办、信息化查控及执行网络有效对接等多方面机制创新,围绕两地协同,形成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司法合力。
22条《意见》立足法院工作围绕两地协同
该《意见》共有22条。在构建成渝司法协作机制,形成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司法合力方面,提出推动建立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律师服务等功能的统一诉讼服务平台,实现成渝两地诉讼服务异地通办、一体通办,促进区域司法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意见》指出,推动裁判标准统一适用,建立成渝两地法院法律适用问题、法律适用规范性文件和参考性案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联合发布会议纪要、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等形式,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统一。
《意见》还提到,建立两地法院全方位联系机制,形成司法保障合力。支持鼓励川渝两地毗邻法院、自贸区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建立司法协作机制,推动川渝两地中院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川渝两地高院各业务条线对接机制,实现两地法院多层次协作。
据了解,目前,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铁路运输法院、荣昌法院、潼南法院、合川法院已与四川对应法院或毗邻法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主动加强对接协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动形成司法服务保障合力。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双城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制定本意见。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增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01深刻认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全市法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意义、战略机遇、战略内涵、战略目标、战略要求、战略重点与战略保障,切实增强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
02准确把握司法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职责使命
全市法院要把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作为发挥审判职能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推动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战略目标,公正高效司法,营造规则统一、透明公正、平等有序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03切实增强司法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水平
针对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司法需求,创新司法理念,不断健全审判机制和诉讼服务机制,强化司法服务保障的协同性、专业性、便利性。设立重庆法院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市高法院各业务条线及中基层法院推进双城经济圈司法保障工作。制定全市法院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任务分解方案,挂图作战,严格落实,务求实效。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两中心两地”建设
04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服务保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建设
依法审理涉金融借款、金融产品、保险合同、证券市场纠纷案件,统一民间借贷裁判规则,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保护金融创新,规范金融行为,支持实体经济,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良好司法环境。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全面贯彻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的要求。尊重商事交易惯例,以司法裁判引导、支持和鼓励市场诚信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重庆破产法庭建设,发挥好集约化、专业化审判优势,依法审理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引发的企业破产案件,培育又快又省办理破产典型案例,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促进双城经济圈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加大对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案件审判力度,推动成渝地区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做好涉数据权属、应用、流通案件的裁判,通过司法裁判探索数字经济规则,在裁判中厘清数据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激励、规范、引导数据应用,保护数据产权,护航数字经济,助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05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加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知名品牌及文化创新产业的司法保护,积极支持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建立科学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巡回审理机制。依法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支持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优势产业和社会创新创造能力的保护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行为保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临时措施制度效能,坚持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市场价值导向,切实保障权利人获得充分赔偿。以鼓励诚信竞争、遏制仿冒搭车为导向,强化知名品牌保护,进一步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06提升涉外司法水平,服务保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
依法审理涉外贸易、外商投资、货物运输、仓储物流等各类涉外案件,助力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内陆开放门户建设。准确把握新兴权益保障法律精神与规定,合理判断各类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创新的效力,依法保护新兴权益。准确适用《外商投资法》,坚持内外资一致,依法审理相关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的产权、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涉外商事审判公开力度,依法及时公布与外商投资有关的规范性文件、裁判文书。融合成渝两地铁路运输单证改革实践成果,建立和完善以铁路提单引领的陆上贸易规则,加快推进以铁路为中心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广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在线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发挥“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中心作用,打造有影响力的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和法律服务高地。
07依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与涉民生案件,服务保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
围绕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依法制裁污染环境、破坏林业资源、草原资源、生物资源等生态破坏行为,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生态走廊建设。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11+1省市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统筹成渝地区环境资源审判力量,深化跨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积极推动成渝地区法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妥善处理跨行政区域环境资源案件,形成长江经济带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格局。依法审理涉民生案件,确保成渝地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妥善审理涉农村农业、扶贫脱贫、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支持和促进智慧农业、农村新兴产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带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优化完善司法资源配置,加大乡村地区司法资源投入力度,推进司法服务城乡均衡发展。
08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双城经济圈社会稳定
严厉打击侵犯人身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重拳扫清黑恶势力,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法打击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生的阻挠破坏重大项目建设、侵犯产权、破坏市场秩序、贪污和挪用资金等犯罪,保障经济发展秩序。依法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网络诈骗、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等经济金融领域犯罪,维护双城经济圈良好投资环境和金融秩序。
09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双城经济圈核心竞争力
对标世行标准,高质量完成牵头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指标、配合的“中小投资者保护”“获得信贷”“财产登记”指标的工作任务。推进无纸化立案、随机自动分案、提升审判执行效率、降低破产成本等各项工作。做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试点法院的首次评估工作,高质量推出评估报告,扩大指数体系影响力,适时在全市法院推广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
10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推进双城经济圈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审理主城区同周边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南向货运通道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建设、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建设中涉及土地房屋征收、招商引资、环境资源等领域的行政案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依法审理市场监管、行政许可、政务公开等行政案件,规范行政裁量基准和行政执法程序,监督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监督和支持政府依法行政。
三、构建成渝司法协作机制,形成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司法合力
11推动司法理念一体培育
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准确认识两地法院在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增强合力,站在更高起点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支撑。
12推动诉讼服务异地通办
整合现有诉讼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律师服务等功能的统一诉讼服务平台,实现成渝两地诉讼服务异地通办、一体通办,推动诉讼服务均衡化、标准化、便民化,促进区域司法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13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深度融合
加强两地法院在信息化软件开发、平台建设、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审判管理运行态势信息共享,及时通报重大影响案件、破产关联案件情况,促进司法信息横向流通,提高司法信息利用效率,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
14推动执行措施协作互助
推动两地信息化查控及执行网络有效对接,实现双城经济圈执行查控无缝衔接,有效遏制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加强执行委托、执行协调、执行协助、保全措施等方面的配合协作,最大程度提升执行效率,实现两地法院执行办案“同城效应”。探索两地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监督、警示、惩戒方面的对接,为区域内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社会信用基础。
15推动裁判标准统一适用
建立成渝两地法院法律适用问题的发现汇总、协调研判、意见反馈等工作机制,探索成渝两地高院法律适用规范性文件和参考性案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联合发布会议纪要、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等形式,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统一,切实增强司法公信力,让市场主体获得统一法治保障。
16推动司法资源共建共享
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司法资源整合力度,整合司法鉴定、专利审查、商标审查、破产管理人、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等相关资源,统一准入标准,努力实现区域司法资源互通共享。
四、夯实基础支撑,努力提升司法保障效能
17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双城经济圈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现代化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区域“两个一站式”建设,优化两地毗邻地区人民法庭功能布局,构建更精准、便捷、高效的现代诉讼服务体系,为双城经济圈人民群众释放更多司法改革红利。
18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满足双城经济圈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推动双城经济圈统一网络调解平台和商事调解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区域内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模式,加强程序对接、平台融合、工作联动,实现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降低区域矛盾纠纷解决成本,切实增强双城经济圈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19探索特定类型案件集中管辖,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专业司法保障
结合区域功能特点,探索知识产权、互联网、生态环境保护、金融、破产案件集中管辖或专门化管辖,推动专业化审判,提高审判质量,更集约有效地发挥司法功能。妥善运用指定管辖、异地管辖、提级管辖制度,公正高效便捷解决纠纷。
20完善人才队伍培训交流机制,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人才保障
探索建立两地法院干警培训师资库、办案骨干库,推进两地法院干警联合培训、学习、交流,推进业务素质整体提升。拓宽人才交流渠道,探索两地法院互派干部、任职交流,促进多渠道、全方位配合协作与实务交流,共同建设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法院队伍。
21搭建司法研究协作机制,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理论保障
加强与西南政法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研究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传播研究院”的交流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法治问题。加强两地法院对区域协同发展法律问题、司法问题的协作调研,搭建法学研究、法治论坛等常态化调研平台,建立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和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课题承办交流联动机制,健全法律风险提示协同发布机制。
22建立两地法院全方位联系机制,形成司法保障合力
市一中法院、市五中法院与成都、泸州、内江等地中级人民法院,市二中法院与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三中法院与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渝西基层法院与川东毗邻法院,渝东北地区基层法院与川东北地区毗邻法院,两地自贸区法院,两地铁路运输法院分别建立司法协作机制,市高法院各业务条线制定对接四川法院对应业务条线的具体行动计划,实现两地法院多层次协作。
通过上文重庆律师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成渝两地诉讼服务将能异地通办!重庆高院出台22条意见(全文)”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相关法律知识都有了初步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来源:市高法院研究室
版权声明,请勿复制传播本站所有文章,重庆承业律师事务所将保留追究版权的权利。